目前MR眼镜标杆级产品HoloLens 2的价格是2.7万人民币,Magic Leap的MR头盔基本也在人民币3万左右。两年前佳能曾发布了名为MREAL S1的企业级MR眼镜,佳能日前又发布了名为MREAL X1的全新企业向XR头显。设备将于今年6月开始发售。预计MREAL X1的设备部署价格为350万日元,折合人民币约为17.6万元。此外该产品没有在官方商店进行定价,最终售价很有可能让渠道方去定,但整体价格也将会在10万人民币以上。佳能的销售目标是:到2025年,日本国内一年销量达到1000台以上。
MREAL X1在前端配备了四个前置立体摄像头,两个用于提供混合现实视图的AR透视功能,另外两个则用于深度感知和位置追踪。这款设备支持头戴模式,并可通过一个专用的手持单元实现单手/双手握持使用(手持单元另外出售)。
佳能对设备的定位是B端市场,主要是制造业(尤其是汽车)和建筑业,但同时涵盖医疗和娱乐等领域。所以设备支持头戴模式和手持模式显得非常合理:设计时使用头戴模式,在现场展示产品时为访客提供便捷的手持模式。
MREAL X1的重量约359g,大小约186(宽)×150(深度)×实现了250mm(高度)。佳能指出,这种小型且轻量的设计可以支持长时间工作,与MREAL S1相比,显示面积扩大了约2.5倍,可达到58度×60度(S1为45度×34度),显示分辨率:单眼约1920 x 2160;双眼约3840 x 2160。
当然,设备可以通过数据线接入移动工作站(这是系统整体视线小型轻量化的重要原因),并可带到各种各样的地方进行使用。例如,在室外的建筑工地,相关人员之间可以共享建筑完工后的模样。
AR中国采访到AR硬件资深人士,我们来听听业内怎么看这款天价AR设备?
AR中国:您怎么看这款产品的定价?真实的BOM成本会特别高吗?
说实话这个定价折合人民币来看确实是太高了,不过也可以理解,除去汇率的原因,主要还是因为这样的定价应该是把研发成本也计算在内的,像这种类型的硬件产品基本上都是要以五千到一万台来做均摊。
这其中涉及到的各种零部件以及结构成本,以国内的一些竞品来看BOM成本也就是1300左右,但是对外大家也都是2000+的BOM成本去和渠道沟通,毕竟大家预估的出货量都是很可观的,就拿某品牌为例如果不是以一万台的预估作为基数去均摊,应该也不会把BOM成本控制在1200吧。
针对这款产品的话,我个人认为BOM成本估计也就是人民币2000元左右,当然这也是依托于国内比较有特色的供销渠道与非常可观的出货量。首先这款产品的真实视角不会太大,宣称的视角得是在距离很近的时候才能实现。但是生产工艺要求也比较高,导致BOM成本上升也可以理解。
其次产品主要是一个显示驱动和两组摄像头芯片,主要的数据处理分析都在连线的PC上,这也就意味着整体成本肯定不会上万,但是现在的市场风气是ToB的产品价格只有高了才能上档次,这种定价比BOM成本高出很多的情况也不算少见。
当然这款产品的优势就是能通过摄像头看真实世界,延时是肯定会有,就看实际效果了。 除此之外,双摄像头定位在生产上要更复杂一些,对结构变形特别敏感,一般还要在外边加上铝合金骨架,所以重量很难降低,采用分体连线的方式可能也是短期内算力限制的一个可行的解决办法。
AR中国:您怎么看佳能MR眼镜和微软HoloLens 的技术路线?
从使用上来讲,应该是各有优势,HoloLens 设备是一体式的,通过Optical see through的方式实现AR效果,标称视场角对角约52°,其中水平视场角43°,垂直视场角29°,单目显示像素分辨率2K,HoloLens 2整机重量为566g。上文提及的佳能MREAL X1的视角为58度×60度,作为Video see through 方式视场角还是有一定的优势。但是MREAL X1是分体式设计,而且用的是PC主机作为运算单元,这个很显然计算性能就不是问题,这点在佳能看来反倒是更加便捷,原因是不用担心设备待机。但很显然一些高空作业拖着个主机那肯定是不行的。但是作为Video see through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点就是在户外使用其实不用担心光线问题,他是通过集成在设备里面的Oled显示单元进行成像,所看到的场景画面是通过摄像头拍摄看到的,有点像VR。但是所有Optical see through(光学透视)设备在户外强光下基本就废掉了(加上黑黑的遮光罩能好一点)。另一点就是MREAL X1采用的广角镜头可以让视场角更大一些,相比于HoloLens 2。由于佳能的设备是分体,那么重量肯定比起一体机要有一些优势,不过也没轻多少。
至于价格,我个人认为佳能的定价过高,虽然看似比起现在标杆的MR产品在某些方面好像还确实有其优势所在,但是整体来讲目前的产品一定不是终极形态。目前国内应该没有这么干的AR硬件企业,国内的分体式设计基本上会选择用移动设备作为分体计算单元,一般是安卓系统。另外光学方向大部分企业还是以光学透视为主要研发方向(工业AR瑞欧威尔目前还是以视频透视或辅助现实为主),光波导将是主流研发趋势。但是佳能的竞争可能很快会出现在一些VR企业中,在VR设备中利用视频透视的方式实现MR其实已经是一个很多VR企业都在计划中研发的事情。结合一体机的设计和现在的6Dof能力,估计佳能这块设备的优势应该很快就没优势了。
不过虽然定价在17万听起来很夸张,但我个人认为完成预期1000台的销售目标应该是有可能的,作为从业者还是很希望看到佳能的产品也能进入中国市场。
评论